分析型电子天平内校和外校有哪些区别
电子分析天平的日常使用中,有两个重要的概念,即外校和内校。 外校指的是将电子分析天平运至专业的检测机构,对其准确度进行检测,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。在外校中,检测机构会根据国家标准或制定的行业标准对电子天平加以检测,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测试,确保得到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,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对电子分析天平进行校正。 内校指的是在日常使用中对电子分析天平从电路、机械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校正和检查。内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子天平的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,并预防由于日常使用造成的误差。 一、校准原理与操作方式 内校型电子天平 原理:通过内置校准砝码和电机驱动装置,自动完成校准,无需外部干预 操作:一键启动校准程序(如按下CAL键),全程自动化 适用场景:实验室日常频繁称量、环境条件稳定且需快速校准的场合 外校型电子天平 原理:依赖外部标准砝码(需经计量机构检定)手动校准,通过对比砝码真实值与天平显示值调整参数 操作:需人工放置砝码并记录数据,操作复杂且对人员技能要求高 适用场景:高精度科研、计量检测或法规强制要求溯源的领域 二、精度可靠性对比 内校:短期稳定性好,但长期使用可能因元件老化积累误差,对环境(温度、振动)敏感 外校:使用高等级砝码校准,误差控制更严格,可发现内校无法识别的系统性误差 三、选择建议 优先内校:常规实验室、预算有限或需快速校准的场景 必须外校:科研机构、计量认证或质量管理体系强制要求的场合 四、注意事项 内校天平需定期检查内置砝码状态,外校砝码需确保检定有效期 校准环境需符合要求(如温度稳定、无振动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