砝码可以有哪些材质?砝码特性有什么不同?
砝码的材质选择直接影响其精度、稳定性和适用场景,以下是常见材质及其特点的总结: 一、不锈钢类 普通不锈钢 基础材质,耐腐蚀性较好,广泛用于常规精度要求的砝码。 无磁不锈钢 316无磁不锈钢:高抗腐蚀性,密度约7.94-7.96g/cm³,极化强度低,适用于高精度E2等级砝码。 304无磁不锈钢:性价比高,适用于实验室和小质量砝。 非磁性不锈钢 如2CR13不锈钢,常用于特殊环境下的砝码制造。 二、铸铁 普通铸铁:成本低,耐用性强,多用于工业称重设备的校准。 灰口铸铁:密度均匀,稳定性较高,适合中等精度需求。 三、金属镀铬 钢镀铬:在钢或铁基材表面镀铬,增强耐磨性和抗腐蚀性,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。 铜镀铬/铁镀铬:用于特定场景的防锈和延长使用寿命。 四、其他材质 黄铜/铜:密度适中,适用于部分传统称量设备。 铝:轻量化材质,用于对重量敏感的场合。 石英玻璃:超高稳定性,用于环境或科研场景,但应用较少。 五、选材关键因素 精度要求:高等级砝码(如E2级)需选用无磁不锈钢等高密度、低磁化率材质。 环境条件: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优先选择镀铬或316不锈钢。 成本与用途:工业场景可选用铸铁或镀铬材质,实验室则需高纯度不锈钢。 六、特殊材质 铂金合金:精度校准场景使用,因成本高昂而应用较少。 通过合理选材,砝码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质量传递、校准需求,并平衡精度、耐用性与经济性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