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天平工作原理
电子天平基于电磁力平衡原理实现高精度质量测量,其核心工作流程可分为以下三部分: 一、核心原理 电磁力平衡机制 当被测物体置于秤盘时,重力触发传感器产生位置偏移信号。传感器内的线圈在恒定磁场中通过电流增大,生成与重力相等的反向电磁力,形成动态平衡。此时线圈电流与被测物质量呈正比例关系。 信号处理系统 平衡过程中产生的电流信号经过滤波器、模数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,由微处理器进行实时运算处理,最终将质量数值通过显示屏输出46。部分型号集成PID调节器优化反馈控制精度。 自动化功能实现 系统内置自动校准装置,通过预设程序定期修正测量误差,同时配备超载保护机制防止设备损坏。 二、核心组件 电磁力传感器:采用弹性簧片取代传统机械刀口,消除摩擦误差,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。 高精度磁场系统:恒定磁场强度直接影响电磁力生成效率,是决定测量精度的核心要素。 数字处理模块:包含16位以上ADC转换器及32位微处理器,确保0.1毫克级分辨率。 三、性能特点 精度等级 超微量型号分度值达10^-6量级(如5g量程精度0.001mg),半微量天平典型精度为0.01mg。 扩展功能 支持质量-体积换算、磁性测量等衍生参数计算,配备RS232/USB接口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同步。 环境适应性 相比机械天平,电磁力补偿技术有效降低温度波动、气流干扰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