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砝码材质的分类及特性
1.不锈钢砝码的定义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,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,不必经过镀色 等表面处理,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,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,通常称为不锈钢。代表性能的有13铬 钢,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。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,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,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。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,钢必须含有12%以上的铬。 2.不锈钢砝码的发展历史 中华民族早冶铁炼钢的国家,我们的祖先远在三千年前就掌握了一些冶铁、炼钢、铸锻和热处理的技艺,比欧洲各 国要早1700多年,对世界文明与人类进步作出过重要的贡献。 钢铁对于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、交通运输、国防乃至人民生活来说,已成为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材料。当前,尽管各 种新型的无机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已得到很大发展。但从生产成本、广泛的适用性能等方面来看,它们还远远不能 取代钢铁。因此钢铁的生产能力仍不失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。钢铁材料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 是因为铁矿矿藏集中,贮藏量大,开采、冶炼比较经济,钢铁半成品冷、热变形能力强。制成品具有优良的力学性 能(强度,塑性及抗冲击能力)和加工性能(切削,焊接、冷变形等)。但是与硅酸材料、高分子合成材料及某些 有色金属相比,它的最大的缺点是:在大气或酸、碱、盐等各种介质条件下,易于因腐蚀而失重损耗,乃至破坏。
3.不锈钢砝码的种类 不锈钢可以按用途、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来大体分类。 以奥氏体系类的钢由18%铬-8%镍为基本组成,各元素的加入量变化的不同,而开发各种用途的钢种。 (1)以化学成分分类: ① Cr系列:铁素体系列、马氏体系列 ② Cr-Ni系列:奥氏体系列,异常系列,析出硬化系列。 (2)以金相组织的分类: ① 奥氏体不锈钢 ② 铁素体不锈钢 ③ 马氏体不锈钢 ④ 双相不锈钢 沉淀硬化不锈钢 
4.不锈钢砝码钢种的发展 1910~1914年诞生的组织分别为马氏体、铁素体和奥氏体的不锈钢,从化学成分来看,主要属Fe-Cr和Fe-Cr-Ni两 大体系。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三十年中(即1919年至1945年)。随着各种工业的发 展,不锈钢为适应工作条件而发生了分化,即在原来两大体系三种组织状态的基础上,通过增减碳含量和添加多种 其它的合金元素而衍生出了许多新型的不锈钢。从二次大站结束直至目前为止的三十多年中,主要为适应抗海水或 盐类腐烛,吸收Y射线及中子、获得超高强度、节约镍等需要而发展了抗点蚀不锈钢、原子能工业用不锈钢、沉淀 硬化不锈钢和锰氮代镍不锈钢。近年来,为了解决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烛和应力腐蚀问题,又分别发展了超低碳 不锈钢和超纯铁素体不锈钢。目前,已投入市场的不锈钢的品种已达到230种以上,经常使用的也有近50种,其中 约有80%是奥氏体不锈钢(18铬--8镍)的衍生物,而其余20%则是由13铬钢演变而成的。 关于不锈钢钢种的最主要的研究和发展是集中在两个方面:
◆ 第一个方面是改善钢的耐腐蚀性,其中对18-8钢晶间腐烛问题的研究,不仅发展了钢种,提出了解决这个间题的 工艺方法。还促进了有关不锈钢的钝化和腐蚀机理的研究。 ◆ 第二个方面是发展高强度不锈钢(即沉淀硬化不锈钢),这种钢是二次大战后随着航空、航天和火箭技术的进展 而发展起来的。其中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优异的工艺性能(17-7PH类),固溶处理后极易加工成形,且 随后的强化热处理(时效处理)温度不高变形很小,在美国这种钢多用于航空结构,并已大量生产,各国也都有类 似钢种投入使用。 5.不锈钢砝码的特性 (1)一般特性 ◆ 表面美观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样化 ◆ 耐腐蚀性能好,比普通钢长久耐用 ◆ 耐腐蚀性好 ◆ 强度高,因而薄板使用的可能性大 ◆ 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,因此能够抗火灾 ◆ 常温加工,即容易塑性加工 ◆ 因为不必表面处理,所以简便、维护简单 ◆ 清洁,光洁度高 ◆ 焊接性能好 (2)不锈钢的品质特性 不锈钢的品质特性要求 ※各产品由于用途的不同,其加工工艺和原料的品质要求也不同。 6. 品质要求特性微细项目
(1)材质: ① DDQ(dep drawing quality)材:是指用于深拉(冲)用途的材料,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的软料,这种材料的主 要特点是延伸率较高(≧53%),硬度较低(≦170%),内部晶粒等级在7.0~8.0之间,深冲性能。目前许多生产保 温瓶、锅类的企业,其产品的加工比(BLANKING SIZE/制品直径)一般都比较高,它们的加工比分别达3.0、1.9 6、2.13、1.98。SUS304 DDQ用材主要就是用于这些要求较高加工比的产品,当然加工比超过2.0的产品一般都 需经过几道次的拉伸才能完成。如果原料延伸方面达不到的话,在加工深拉制品时产品极易产生裂纹、拉穿的现象 ,影响成品合格率,当然也就加大了厂家的成本; ② 一般材主要用于除了DDQ用途外的材料,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延伸率相对较低(≧45%),而硬度相对较高(≦18 0),内部晶粒度等级在8.0~9.0间,与DDQ用材比较,它的深冲性能相对稍差,它主要用于不需伸拉就能得到的 制品,象一类餐具的勺、匙、叉、电器用具、钢管用途等。但它与DDQ材相比有一个优点,就是BQ性相对较好, 这主要是由于它的硬度稍高的缘故。 (2)表面品质: 不锈钢薄板是一种价格非常高的材料,客户对它的表面质量要求也非常高。但不锈薄板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 现各种缺陷,如划伤、麻点、折痕、污染等,从而其表面质量,象划伤、折痕等这些缺陷不管是高级材还是低级都 不允许出现,而麻点这种缺陷在勺、匙、叉、制作时也是决不允许的,因为抛光时很难抛掉它。我们根据表面各种 缺陷出现的程度和频率,来确定其表质量等级,从而来确定产品等级。 (3)厚度公差: 一般来说不锈钢制品的不同,其要求原料厚度公差也各不相同,象二类餐具和保温杯等,厚度公差一般要求较高, 为-3~5%,而一类餐具厚度公差一般要求-5%,钢管类要求-10%,宾馆用冷柜用材厚度公差要求为-8%,经销商 对厚度公差的要求一般在-4%~6%间。同时产品内外销的不同也会导致客户对原料厚度公差要求的不同。一般口产品客户的厚度公差要求较高,而内销企业对厚度公差要求相对较低(大多出于成本方面考虑),部分客户甚至 要求-15%。 (4)焊接性: 产品用途的不同对焊接性能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。一类餐具对焊接性能一般不做要求,甚至包括部分锅类企业。但 是绝大多数产品都需要原料焊接性能好,象二类餐具、保温杯、钢管、热水器、饮水机等。 (5)耐腐蚀性: 绝大多数不锈钢制品要求耐腐蚀性能好,象一、二类餐具、厨具、热水器、饮水机等,有些国外商人对产品还做耐 腐蚀性能试验:用NACL水溶液加温到沸腾,一段时间后倒掉溶液,洗净烘干,称重量损失,来确定受腐蚀程度 (注意:产品抛光时,因砂布或砂纸中含有Fe的成分,会导致测试时表面出现锈斑) (6)抛光性能(BQ性): 目前不锈钢砝码在生产时一般都经过抛光这一工序,只有少数制品如热水器、饮水机内胆等不需要抛光。因此这就 要求原料的抛光性能很好。影响抛光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: ① 原料表面缺陷。如划伤、麻点、过酸洗等。 ② 原料材质问题。硬度太低,抛光时就不易抛亮(BQ性不好),而且硬度太低,在深拉伸时表面易出现桔皮现象 ,从而影响BQ性。硬度高的BQ性相对就好。 ③ 经过深拉伸的制品,变形量极大的区域表面也会出小的黑点和RIDGING,从而影响BQ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