砝码检定规程JJG99-1990与JJG99-2006的比较
等砝码、级砝码与等级砝码 1990规程:两个等(一等、二等),九个级(E1级、E2级、F1级、F2级、M1级、M11级、M2级、0级); 2006规程:九个等级(E1级、E2级、F1级、F2级、M1级、M12级、M2级、M23级、M3级),其中包括原工作基准砝码。 砝码的准确度、最大允许误差: 1990规程:等砝码对应的最大允许误差和检定精度与级砝码的不一致。 2006规程:采用国际建议的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表。 衡量仪器的选择: 1990规程:衡量仪器示值的综合极限误差为被检等砝码总不确定度的1/3,为被检级砝码MPE的1/3,克组砝码的1/5; 2006规程:衡量仪器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,对于进行空气浮力修正的砝码,为被检砝码|MPE|的1/6;对于不进行空气浮力修正的砝码,为1/9. 真空质量与折算质量: 1990规程:工作基准砝码、一等砝码同时采用真空质量和折算质量表示;其他给出修正值的砝码采用折算质量表示; 2006规程:E1等级到M3等级,所以准确度等级砝码,给出修正值的,都以折算质量表示。 砝码测磁性: 1990规程:仅原则规定“非磁性材料" 2006规程:给出了定义、最大允许误差、测量方法等 砝码的稳定性考核: 1990规程:对相邻两个检定周期砝码的结果稳定性,没有技术要求 2006规程:规定了砝码相邻两个周期的检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该砝码MPE的1/3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