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利用电子天平测出某固体物的密度值
电子天平测量固体密度的原理 电子天平测量固体密度的核心依据是阿基米德原理,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量。通过测量固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的质量差异,结合已知液体的密度,可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测量步骤详解 1. 准备工作 仪器选择:根据样品重量和精度需求选择电子天平(如微量、常量天平) 辅助工具:需配备密度支架、水杯、吊篮(用于浸没样品)及已知密度的液体(通常为水或酒精) 校准天平:预热并校准电子天平,确保测量前归零 2. 测量过程 空气中称重:将样品置于吊篮中,记录空气中质量(m1) 液体中称重:将样品浸入液体(避免气泡),记录表观质量(m2) 为辅助液体的密度(如水的密度为1 g/cm³) 3.注意事项 样品要求:重量建议大于1g,形状规则且表面光滑以减少误差 操作细节: 吊篮需居中放置,避免触碰水杯壁 浸没时确保无气泡附着 若样品密度小于水,需用细针辅助浸没 扩展方法 溢水法:若样品较大,可用溢水杯测量排开水的体积,再结合质量计算密度 量筒法:通过量筒测量样品体积,适用于规则或小体积固体 常见问题 液体选择:易与水反应的样品(如金属钠)需用酒精替代 误差控制:表面张力或气泡会导致体积测量偏差,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