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保证F1E2E1等级标准砝码的稳定性
要保证F1、E2、E1等级标准砝码的稳定性,需从材质选择、使用规范、环境控制、维护保养及定期检定等多方面综合管理。以下是具体措施: 一、材质与等级匹配 E1级砝码:采用无磁不锈钢,磁化率极低(<0.005),用于高精度检定 F1级砝码:材质需为304不锈钢(密度7.85g/cm³),误差范围更严格(如20kg砝码误差±0.05g) E2级砝码:需通过磁性检测,避免磁性干扰称量结果 二、使用与操作规范 防污染措施: 佩戴防静电手套或无尘手套操作,避免直接接触砝码表面 F1级以上砝码建议使用麂皮清洁,E1/E2级需专用砝码刷 取放方式: 使用配套镊子或吊装设备,禁止徒手拿取 组合使用时遵循“最大量程优先"原则,避免混用不同套组 三、环境控制 温湿度要求: E1级:温度波动≤±0.5℃/h,湿度45%-60%RH F1级:温度稳定性±1℃/h,需无振动、无气流干扰 安装位置: 选择实验室角落等低振动区域,避免空调直吹或气流干扰 四、维护与检定 定期清洁: 每周用无水乙醇清洁,存放时置于干燥器内(硅胶变色需更换) 强制检定周期: E1级公斤组砝码每2年检定一次,其他等级每年一次;频繁使用或恶劣环境下需缩短周期 磁性异常时需立即送检(如电子天平与机械天平结果不一致) 五、稳定性验证 预压处理:新砝码需经3次以上预压以稳定计量性能 多点校准:高量程砝码(如500g以上)需分节点校准(如50g、100g、200g) 六、特殊场景处理 腐蚀环境:不锈钢砝码使用后需立即用凡士林保养 静电吸附:使用离子风机除静电后再测量 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维持高等级砝码的稳定性,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