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包铁砝码误差调节方法及步骤
一、调试前准备 环境条件 实验室温度需恒定在18–25℃,湿度≤70%,避免热胀冷缩或湿度过高导致误差。 操作台需用水平仪校准,确保水平度误差小于等于0.02°。 工具与设备 配备F1级及以上标准砝码、分度值≤0.1mg的质量比较仪或高精度测力计。 使用非磁性工具(如陶瓷镊子、无尘手套)操作,防止磁力干扰。 二、误差调节步骤 表面清洁与预处理 用分析纯酒精棉球三向擦拭砝码表面,去除油污和静电。 恒温静置2小时,消除内部应力。 质量检测与误差计算 将待调砝码与同规格标准砝码置于质量比较仪上,进行3次连续测量,取算术平均值作为实测质量值。 计算误差值:误差 = 标准值 - 实测值。例如:2kg砝码实测1999.08g,误差为-0.92g。 调节方法 粗调(误差 > 3/5 MPE): 打开砝码底部调节腔,通过增减铅粒或不锈钢屑调整质量(增减量需精确至±0.01g)。 精调(误差 ≤ 3/5 MPE): 使用微量研磨机修整调节腔,每次调整后静置30分钟复测,直至误差≤允许范围(如F2级2kg砝码允差±300mg)。 封合与后处理 调节完成后,用超声波清洗砝码(40kHz,3分钟)并氮气吹干,防止氧化。 密封保存或重新焊接调节腔,确保内部填充物与外壳结合紧密。 三、校准验证 四角中心校准法 将调节后的砝码依次放置于测力计四角及中心位置,确保各点称量结果一致(偏差≤0.05%)。 对比验证 与同等级标准砝码同步称重,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(如F2级≤±0.015%),则调节有效。 四、注意事项 禁止操作: 不得使用磁铁或非标材料调整,避免引入磁性干扰。 调节量不得超过砝码总质量的1/1000(如2kg砝码最多调整2g)。 维护与复检 每半年复检一次,重点检测调节腔密封性及内部填充物稳定性。 长期存放时需置于干燥箱,相对湿度≤50%。 五、合规性要求 调节后需送法定计量机构进行检定,获取新版检定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。调试方法需符合《JJG99-2022》等规范要求。 示例调节案例:某F2级2kg砝码实测1999.08g,误差负0.92g。打开底部调节腔,添加0.92g铅粒后复测为2000.00g,误差归零,符合F2级允差±300mg要求。


|